久银控股——医疗设备行业巨变-贴息贷款政策对医疗新基建的推动作用-全球滚动
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开展财政贴息贷款更新改造医疗设备的通知》,拟使用财政贴息贷款更新改造医疗设备。中央财政贴息2.5%,期限两年;财政贴息贷款原则上是对所有公立和非公立医疗机构放开,贷款使用方向明确建议诊疗、临床检验、重症、康复、科研转化等相关医疗设备购置。
(相关资料图)
疫情后医院收入吃紧且建设持续,贴息贷款满足需求
2020年以后国家对医疗卫生建设加强了政策支持的力度,也加强了投入。现在各地很多新医院或者院区在扩建,带来资金的需求,采购大量医疗设备。在医院原来的购置中以自筹为主,近几年国家财政支持力度在加大,对医院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近年受疫情影响医院收入大受影响,而且顺应抗疫要求医院疫情相关支出也较多,医院方面压力较大。本次贴息贷款分配到医疗行业约2000亿元规模,中央财政贴息2.5%,期限两年,此项目医院需要承担0.7%的利息,政策支持力度显著。一般情况下医院年初会有整个年度的采购的计算和计划,今年在医院,尤其是疫情影响严重的地区的医院收入减少的情况下好多预算就准备暂停或拖到明年。9月中旬以后,有了贴息贷款以后医院会根据情况有些项目通过贴息贷款重新启动,在考虑到自身偿还能力之后,如果是必需的就利用贴息贷款重新启动,但有些项目确实可以暂缓的就放一下。所以9月中旬至今每个医院都在报项目,看怎么申请贴息贷款。包括二级医院、社区卫生院最近都在做这件事,包括民营医院,不分大小,都可以,没有门槛。金额上也没有门槛。有些医院报的项目多接近1个多亿,有的医院几百万几千万都有。
贷款项目在不同省份、医院吸引力不同
根据专家访谈,目前仍然处于上报阶段,浙江、江苏、安徽和福建比较积极,截至9月末已经报了300亿元,像福建一个县医院必须报1亿元,类似强制消费;而北方省份相对不太积极,尤其是经济差的地方很多医院不愿意贷款。如辽宁省初步较为谨慎,第一版报了20亿元被卫健委打回后重新补报。截至10月9日省内上报金额约50亿元,其中其中包含4-5个亿的CT,4-5个亿的核磁,血管机大概是1.6个亿,彩超大概1.2个亿,直线加速器1个亿。
不同医院对贷款的接受水平不同:根据东北某代理商总经理所述,有很多东北的医院对贷款的认知,包括当地政府对这次贷款的认知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经营越好的医院,越大的医院越敢于使用这个政策。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这种全国排名前10-前20的医院,单体医院申请量可能达到10亿元,规模是非常大的。但是往往县级医院的现金流有限,负债率比较高,当地的县政府的领导和当地医院的领导反而不敢报太大的金额,偏保守的政府不让报的情况也有。整体在一些省份医疗水平会随着医院的规模跟这次贷款量的申请的差距,基础基层医院和大三甲医院的差距会越来越大。但是同时南方医院情况则相反,基层医院报得多,三甲医院会报得少一些,整体三甲医院设备齐全该有的都有。现在京广铁路以东得很多县医院年入十个亿,2千万的申报门槛并不高。这几年县级医院效益非常好,迅猛发展,它们是贷款主力。当然经营实在太差的医院肯定也是不敢贷款的。
贴息贷款透支未来
本次贴息贷款项目有国家发改委和卫生部的背书,各大银行都成立了专项的小组,专门针对医疗行业,医院这一块儿的贴息业务,很多银行,尤其是四大行在当地的分行,都已经签了整体授信的框架额度,所以说这次对于大型设备的采购量应该是近十年都没有过前所未有的采购的规模。有专家表示,未来三个月,市场上要发生的采购量能够与平时往年一年半到两年的总体的市场规模相当,甚至有像一些超声类的产品,可能比过去两年发生资金量、台数的总额还要大。
为了能够很好的响应国家政策,还有能够占贴息政策的红利,有很多医院都把明年的采购计划,甚至明年下半年,后年上半年一部分大型设备采购计划都会提前到未来的3个月内。现在实际上已经有很多项目是医院明年计划采购,但是包括医院大型的新建院区,基建并未完成,所以说它的场地不具备大型设备的安装条件,大概都得在明年中旬场地才能准备好,肯定还是预支了明年大型设备的采购额。大型医疗设备的使用周期几乎都得在6年往上,甚至更长。所以这次采购集中爆发的话,行业内现在各大厂家,包括东软、西门子、飞利浦等等,都在无论是经销商端,还是厂商端,都在拼命争未来这3个月的市场份额,肉眼可见,明年后年大型设备的采购量一定会降低,而且明年会大幅降低。
贴息政策对医疗设备企业业绩增长影响的节奏:政策要求是10月份需要医院和银行签署省发改委已经获批的这些设备的总金额的授信合同(总的框架),利用10、11、12这三个月要完成所有的上网公示,招标采购,合同签订,这些全部的流程,而且要在今年12月31号之前,要支付所签订合同额货款不低于20%的货款。也就是说,今年到年底之前,各大厂家招标的环节,签署合同的环节和收首付款的环节都可以完成,但是安装和验收基本上是明年上半年的事,预计设备企业收入确认的时间点会在明年的上半年。
贴息贷款采购国产or进口
根据某省代理商访谈结果来看,本次采购预计进口跟国产的占比,国产能占到2/3,进口能占到1/3且贴息政策没有强制要求购买国产设备。本次贴息贷款受益最大的国产厂家就是东软和联影两家。本次采购以高端机型为主,品种以CT和核磁占比最高。其中CT采购的国产占绝大部分,基本联影和东软将份额吃掉,但是核磁产品采购国产进口份额相当,目前核磁产品在大型医院均3.0T起步,而3.0T核磁联影做得还比较好,东软3.0T的核磁还没有,主要采购好的3.0T的核磁还是以GE、飞利浦、西门子这三个进口厂商为主,而且这次的资金属于医院自己去银行申请了贷款,属于医院的自有资金,并不算财政拨款,所以说理论上来讲是没有强制要求买国产这个门槛,所以很多医院也买了进口厂商品牌产品。
主要采购医疗设备产品及市场更新
采购资金量比较大的是CT跟核磁、彩超这三块。CT基本上进口品牌想生存下去已经很难了,单纯从技术上来讲,东软、联影在国产和进口技术壁垒这方面已经拉平,甚至有一些高端的后处理功能,比进口的还要好,现在已经普遍得到了顶级大医院专家的认可,而且现在这些医院采购的CT设备几乎全部是东软和联影的。东软在辽宁地区的公立医院的占有量达到60%以上。联影CT在辽宁这一块儿做得不太好,但是在南方-华东、华南地区做得特别好。进口产品的新增市场占有量能控制在20%以内。根据2022年的《医疗器械数据报告》,从保有量上看,CT产品国产化率2017、2019和2021年分别为8.5%、11.3%和15.3%;三级医院保有量口径国产化率提升更高,2017、2019和2021年分别为3.9%、5.7%和14.2%。
核磁方面,是联影比较擅长的,因为东软的核磁只有1.5T,临床常规检查的这个性能级别的设备上,在联影的核磁有3.0T,甚至更高端的5.0T,联影在这方面业界口碑做得比较好。但是核磁的3.0T要开展一些非常高端的功能,尤其是科研型的医院,他们用的高端功能还是西门子和GE这两家。像医大一院现在在建一个新院区,一次性就采购了西门子4台3.0T的核磁,每台售价都在2000万以上,就是这一块儿的技术壁垒,高端核磁的技术壁垒还是有的,这个国产厂家还是需要长足的进步。而且这两个厂家东软和联影在研发这方面,也是最近几年在核磁这方面比重,每年投入的研发经费占比是非常高的。基本上再过3-5年,几乎这两大厂也能在核磁、高端3.0T、5.0T以上的超高端设备也可以把技术壁垒拉平,这个是趋势,而且这两年的差距越来越小。根据2022年的《医疗器械数据报告》,从保有量上看,核磁产品国产化率2017、2019和2021年分别为7.3%、11.6%和16.10%;三级医院保有量口径国产化率2017、2019和2021年分别为4.2%、5.0%和8.3%。
彩超方面国产的第一品牌是迈瑞,迈瑞能占到彩超市场的几乎半壁江山,迈瑞的销售人员和代理商资源都比较完善,但是迈瑞国产的彩超基本上成交价很少有突破200万以上。医院如果预算卡在200万以内,它首先就会考虑国产的品牌,比如说开立和迈瑞;如果医院的预算在200万以上,尤其是一些心脏专用机跟胎儿腹部,包括介入这些专门的高端机型的话,医院优先会考虑飞利浦和GE,因为飞利浦在心脏超声这一块儿就是行业的金标准,地位不可撼动。他们高端的心脏机彩超成交价可以卖到350万左右,GE在妇产这方面几乎是行业的领头羊。医院受到这两年收入下滑的影响,积压了一些更换彩超的需求,甚至压了1-2年了。这一次贴息贷款项目几乎每一家医院都报了彩超,而且有的大医院,像医大一院一次就报了12台,所以说资金量整个把彩超的这个行业,过去两年挤压出来的单子全部爆发出来,甚至把明年的采购量都提前完成。根据2022年的《医疗器械数据报告》,从保有量上看,超声产品国产化率2017、2019和2021年分别为8.2%、12.5%和20.7%;三级医院保有量口径国产化率2017、2019和2021年分别为7.7%、10.8%和18%。
其他的设备,要么总金额偏小,要么就是太高端,像PET-MR和PET-CT,PET-CT是在省级卫健委审批,PET-MR是在国家卫生部审批,所以这类产品量不大,而且报的基本上是超三甲医院。本次报量偏少的原因第一是有很多医院在PET-CT和PET-MR方面没有相应的人员,这类设备专业度还是非常高的,估计有很多医院,包括县级、市属,除了中心以外的医院,应该都不具备操作和使用的人员。而且其涉及到运输的问题,因为本次的项目时间紧迫,PET-CT对辐射防护、场地、包括人员的要求太高,很多医院临时想上都不具备条件。同时,多数肿瘤患者倾向于去大医院治疗,基层医疗机构很难留住真正的患者。
总结
在医院受疫情影响收入下滑的背景下,本次2000亿元的贴息贷款很好地满足了目前医院的需求,从贷款申报的进度和数据来看南方经济较好省份较为积极尤其是基层医院而北方经济较差身份上报金额较少且以三甲等经营较好医院为主。贴息贷款有一定的透支未来的效应,有可能对未来两年的医疗设备采购产生较大影响,2022年Q4为设备下单高峰而2023年上半年为各厂家收入确认的高峰,极大推动行业的短期业绩和景气度。从采购设备的国产化比例来看,尽管采购设备为高端产品,仍然国产占比较高达2/3,CT、核磁、超声等设备国产替代逻辑持续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