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房子“无底线”的价格战救不了房企!
2022年年初,万科“当家人”郁亮在企业年会上提出:楼市“黑铁时代”来临,2022年是万科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一年……
如今,时隔一年,再来看郁亮对去年楼市的表述,无疑字字珠玑,精准预判。而回顾楼市从黄金时代急转至黑铁时代,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又何止万科。市场变革下,多个房企陷入“要么生,要么死”的两难抉择之中,苦苦挣扎!
降价潮涌,房企开启“无底线”自救模式
【资料图】
事实上,谈及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房企的规模扩张,本身就是一场“豪赌”,当牌风顺的时候,自然赚的盆满钵满,挺进市场的黄金时代;然而,一旦风向改变,利用金融杠杆大肆扩张,无疑就成了定时炸弹,爆雷接二连三发生,甚至稍有不慎便满盘皆输。
由此,房企如何自救,如何活下去,成为了行业内的重要主题。
这其中,现金流和流动性压力大的房企项目开始以打折促销保命和续命:特价房、工抵房、买房送车位、置业免物业费等营销手段横行,甚至贴至地价买房的现象也是频频发生。可以说,房企以“无底线”的价格战营造市场“复苏”的假象,不仅使得二手房业主们个个自称“冤种”破口大骂,连攥着资金的购房者,虽说乐见其成,但也迷茫这“忽忽悠悠”的房价到底该不该出手。
当然,不可否认,房价的向下调整确实能够带来购房者的关注,但这种置业火热只是短暂的,房价不可能一降再降,尤其是各大房企大打价格战,就像是从自身往下剜肉,可以快速回血,但难以长久持续,犹如饮鸩止渴。
换句话来说,就是无底线的降价只能让房企活一时,仍然活不久。
“价格战”救不了房企,也救不了楼市
毫无疑问,市场具有整体性,如果行业内的某一家突然开始打折促销,降低了某个商品的价格,试图自救,那么整个行业必然会因此出现巨大波动。房地产作为热门行业,当然也不例外。
回顾2022年,房企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纷纷打起“价格战”,确实造成了不小的市场波澜。一方面,房企大打降价牌,使得已购业主的房产迅速贬值,必然造成民众的不满想要及时脱手。于是情况就进入了恶性循环,房地产行业的相关上游和下游产业也都受到了一定影响,行业内的市场环境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另一方面,“价格战”压缩房企的利润空间,要么房企通过减配降标维持平衡,但会牺牲品牌口碑;要么真的断臂求生,但也会真的有亏损运营的可能。总之,都是“费力不讨好”。
另外,频繁的打折促销,也会让购房者对市场失去信心,更加不敢买,而层出不穷的优惠促销不仅花费房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头来还是大有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我们从2022年的楼市销售数据就能够印证,在“价格战”的持续发酵下,沈阳商品房销量并没有出现奇迹,照比去年销量接近腰斩。由此,“价格战”掌握不好度,就会造成开发商、购房者双方皆输的尴尬局面。
敢打“品质战”,房企要做到“指名购买”
如今,进入2023年,新一轮的市场周期已经开启,继续“价格战”已不合时宜。历经去年一年,房价已来到成本临界值,房企口碑也日渐崩塌。对于房企来说,未来重塑自身更为重要。唯有质量与服务能力,才能形成更可持续的高去化与高周转水平,从而达到“活下去”的目的。
而实际上,当下已有部分房企开始转变开发战略,就如头部房企更关注通过协议拿地、城市更新、收并购、TOD等方式增加土地储备。无疑,这能很好的控制土地成本,也是另辟蹊径的市场突破口。
当然,能够立于市场的不败之地,还是“打铁先要本身硬”,尤其是市场“同质化”竞争加剧,如何能让购房者“指名购买”,是房企需要思考的关键。
而这其中所谓的“指名购买”,就是购房者因认可房企或者项目的某种特质,而过滤掉其他直接选择购买的现象,体现了购房者对于房企的认可度。这也要求房企品牌必须有能够拿得出“特质”,有别于其他品牌,并得到购房者的肯定,从而成为影响购房者置业的唯一选择,如极致的物业服务、超前的户型体验、名副其实的精装标准等,
唯有这样,房企才能从自损八千的“价格战”中挣脱出来,抓住新的行业机会。
最后,新的楼市周期下,从市场到土地,变化的信号已经出现,盲目的“价格战”并不能自救。谁能抓住机会,进入下一阶段的竞赛,正在考验着房企的前瞻性、洞察力与决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