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不打烊”,“三张牌”为地方拼经济开好头 | 新京报快评
当前,拼经济、稳增长的顶层战略、目标都已确定,关键是执行落地层面需转变打法,抢节奏、出实招。
▲1月21日(农历大年三十),游人在南京夫子庙花灯市场选购花灯。图/新华社
文 |毕舸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春节假期还未结束,一些地方就已经为经济“拼”起来了。据新京报报道,近日,经济大省江苏省印发了《关于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涉及财税支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援企稳岗等12个方面共42条政策措施。
除江苏外,本月以来全国多个大省或重点城市也相继出台了恢复经济的政策措施。如河南省出台90条政策措施提振市场信心,黑龙江省出台20条政策措施推动全省经济全面恢复增长,广东深圳、云南昆明等城市也出实招、实策,稳企业、稳就业、促消费。
与此相对应的,今年的春节,适逢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优化后,消费热潮重现。目前,电影、航空、旅游、餐饮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复苏势头明显,春节档电影票房已破40亿元、多地景区游客如织、酒店餐馆客流爆满,经济活力可见一斑。
民生经济层面迎来假日消费高峰,各地政府紧锣密鼓,加快了新年经济发展布局。这个春节,拼经济正成为各地的一致行动。从各地出台的系列措施看,打好政策、产业、消费三张牌,成为重中之重。
如江苏省的42条政策措施,涉及持续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加大援企稳岗力度、降低物流成本、恢复和提振消费、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优化提升政府服务等多个方面。河南省还在90条举措中列出了落实每条举措对应的责任单位,做到“专人专职、不漏一条”。
以政策进一步强化经济发展的所需条件支持、促进市场各资源要素的加速流通整合,鼓励市场主体将更多资源投入到新一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领域,成为新一年不少地方政府施政的路径选择。
这也是各地积极落实此前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3年经济工作的部署,主动加快全方位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我国疫情政策的优化调整,为各地拼经济创造了更大空间。可以说,当前,拼经济、稳增长的顶层战略、目标都已确定,关键是执行落地层面需转变打法,抢节奏、出实招。
此前,随着防疫政策的优化调整,从政府层面到国内外多个权威研究机构,已普遍对我国2023年经济增速持续回升抱以明确信心。但也要看到,国际经贸形势依旧错综复杂,国内经济近年来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挑战,拼经济考验着各地加快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决心和力度。
新春伊始,各省市针对经济复苏主要矛盾和问题,以更多精准举措提振市场信心,强化经济发展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为经济开好头注入了强有力的政策动力。
与此同时,各省市新一轮政策制定,在根据自身发展实际,加大区域产业优化升级等方面也是大动作频频。如江苏省对于进出省内年吞吐量达到200万以上标箱或年吞吐量达到100万标箱且连续三年增长率超过全省平均增长水平的主要集装箱港口,给出了切实降低物流成本的优惠举措,有利于该省外贸产业链的降本增效。
而黑龙江省的一揽子政策利好,则覆盖了生活性服务业、旅游业、房地产等多个产业领域,为相关产业提供亟需的财政、金融等政策普惠,解决其资金不足等痛点,改善市场环境。
消费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强调,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此次,在广东深圳、云南昆明等地的经济政策中,稳企业、稳就业、促消费便成为了重点。
也因此,其政策导向更加聚焦保障消费供给、激励企业提供更高品质产品和服务,辅之以消费券、数字人民币红包等多种形式,精准、充分地调动公众消费积极性,让消费促进经济发展的动能更加强劲。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既是一个阖家团圆的公共假期,也是一年经济发展的重要起点。各地政府春节期间“不打烊”,强化政策支撑、加大产业创新发展的扶持推动力度、多措并举促消费复苏回血,通过打好“三张牌”,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从而助力今年经济工作取得新突破,再上新台阶。
撰稿 / 毕舸(媒体人)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