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率8年连降,房市岌岌可危,2023你还买房吗?
最近与“结婚率连续8年下跌”一起登上热搜的,还有另外两个词条:
千亿级房企阳光城暴雷,正式宣布违约。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条新闻里还写道:截至2月1日,A股已有超60家房企发布2022年业绩预告或业绩快报,其中预计净利同比出现下滑的房企超56家,亏损房企达40家,占比近67%。
武汉官方将房地产归为“困难行业”,当地销售表示“不降价根本卖不动”。
再往前推,诸如此类的热搜还有,银行大幅降息引发房贷集中还贷潮,专家呼吁民众拿出1/3存款买房救房市……
再再往前推还有还有,郑州大片期房烂尾,恒大暴雷……
而在这些新闻的评论区,无一例外聚集了大量“不婚不育”的看热闹网友:
这些零零散散的信息综合起来,呈现出一个非常明显的逻辑:
年轻人对结婚和生育的欲望越来越低,对应的买房需求越来越少。
房企大量期房囤着卖不出去,没有现金收益,资金链出现危机。
如果再不提升年轻人的婚育意愿,刺激出房产消费的欲望,叱咤中国经济十多年的房地产行业,将岌岌可危。
婚育率的本质是消费
婚育率,表面上看是人口问题,其实是什么呢?
是消费问题。
正常来说,企业雇佣劳动力来搞生产,民众获得劳动报酬来买东西,只要供需大致匹配,就能循环下去。
但当人口萎缩的时候,全民消费能力下降,生产出的东西没有那么多人口来消化了,就会出现相对产能过剩。
其他产业还好,还可以出口嘛,美帝不买还可以卖给亚非拉大兄弟。过去三驾马车最有劲的就是外贸。
但房子这个东西怎么出口?
只能内销。
而且,其他产品内需不足,出一些刺激消费的政策,比如疫情时候发消费券,短时间内,都能缓解问题。
但房子这个东西怎么刺激?
我国房子背后,是六个钱包,是抵押三十年青春换来的贷款。没有非常大的甜头和好处,普通人是不会轻易上车的。前阵子各地出的降利率、降首付、买房子送车位送装修等政策,事实证明都是杯水车薪。
大家可能要问了,那以前房产消费怎么被刺激出来的?
不是刺激出来的,是刚需顶上的。
过去的刺激政策看似有效,其实是有刚需的那批人看到利好政策,集中把需求释放了。
毕竟对普通人来说,结婚生子是人生必经之路,谁都想结束一天996之后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所以房价再高,只要还能承受得住,咬咬牙还是会买。
但这一块的需求,是有限的。
等该买的都买完之后,增长的部分基本上和结婚率同步。
现在大家看到了,结婚率连续八年下跌,对应的就是房地产消费市场连续八年萎缩。
没有需求,生产是无意义的。
可能又有人说,不对呀,那还有很多人炒房,手里握着三四套的,他们不会趁着利好政策再去屯吗?
以前会,现在不会。
任何投资,不管周期多长,为的都是有一天高价抛售,获得收益,割别人韭菜。
但是现在,人口负增长,炒房客也琢磨过味道了:我再囤下去,谁来接盘呢?
所以,之前炒房投资的人也变得谨慎起来,甚至部分地区已经开始批量抛售二手房了。
人口负增长的数字悬在那里,房产消费的天花板已经近在眼前。
为什么现在没人愿意上杠杆买房了?
需求见顶后,杠杆也就加到头了。
杠杆,大家可以简单理解为负债。
一开始,有一批人觉得经济势头很好,自己未来收入预期乐观,就想搞点投资,对抗一下通货膨胀。
思来想去,大城市的房产,持有成本低、流动性好、数量有限,是个好方向。
于是,他手里有10块,又找银行贷款10块,凑成20块买了一套房。
卖房的人跟他想的一样,也看到了这个趋势,于是拿着卖房得到的20块,又找银行贷了20块,凑成40块,也去买了一套房。
第二个卖房的人,拿着40块,贷了40块,也去买了一套房……
就这样,一开始市场上只有10块,最后滚成了80块。而市面上房子数量没有增加,或者说增加速度没有人们购买速度快,房价就一路高歌猛涨上去了。
从10块变出的80块,里面有70块都是贷款,俗称负债,也就是杠杆。
如果人们觉得,这个房价上涨的速度能够覆盖贷款利息,自己有得赚,那这个杠杆就还能继续加下去。
但前面说过,现在的情况是需求见顶,房价横盘,大家看不到赚头,自然不会轻易入手。
对普通人来说,情况更特殊一些。
前面说过,普通人买房,不是为了投资,只是为了娶妻生子有个居所。
因为是刚需,他们不得不在房价上涨的时候掏空六个钱包背上30年贷款。
对他们来说,买不买房(也就是贷款、给自己加杠杆),不是看房价增速能不能覆盖利息,而是看自己的收入增速能不能覆盖利息。
我们来拿老数据算一笔账:
2021年第二季度末我国居民负债是62万亿,按照5%的利息算,每年产生的利息是3.1万亿。
而2020年全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估算是45万亿,增速是4.7%,到2021年增长了2.2万亿。
每年收入增长2.2万亿,贷款利息增长了3.1万亿。
数据比较粗糙,大家能听明白就行。
杠杆已经加得太高了,再加下去,民众收入扛不住了。
文章开头那个武汉的房产中介说,不降价根本卖不动。
从普通百姓的角度来看是什么呢?
不降价根本买不动。
杠杆加到一定高度,抗风险能力就很差,这个经济链条上,只要有一环崩溃,那后面的多米诺骨牌就会跟着倒下。
日本房产经纪泡沫的时候居民负债率是70%,我国目前是67%。
这种形势下,有些财经博主甚至已经给房地产判了死刑:
没人买房,房价为什么不会暴跌?
可能有人要问了,既然房市这么难,怎么还没见房价肉眼可见地暴跌呢?
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要知道,房地产在我国的定位是实体经济,上下游产业链太长了。据测算,房地产链条上能够带动的相关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0%左右。
而这些产业背后是什么呢,是就业。
房企的期房卖不出去,没有资金进账,下一片地就开发不起来,对应的石料、水泥、钢筋采买需求都会减少。
这些行业生产的东西卖不出去,盈利减少,就会想办法削减成本。
最直接的,就是裁员。
高度市场化的今天,随便扔一块石头进去,整个水面都会起涟漪。
比如某石料厂被裁掉的某个员工,他家本来天天吃肉,因为失业收入锐减,只能消费降级,从天天吃肉变成了每周吃一次。
这样的人多了三五个问题不大,但要是多了几十上百个,某个菜市场上就会有一个肉铺消失。
就说22年年底,多少企业年会上都在大谈特谈“降本增效”?
怎么降本?怎么增效?公司降本,员工增效。
三个员工里裁掉一个,让剩下两个干三个人的活儿。
所以说,那些看着房地产市场困难,幸灾乐祸说“不婚不育不买房”的年轻人,其实是还看不到这个事情对自己的影响。
等房价真的暴跌了,自己的收入也会跟着暴跌,都不会好过。
而且在高位买房上车的朋友想想,房价暴跌,意味着你背上三十年贷款买的东西价值大缩水。你当初首付30万贷款70万买的房,现在只值50万,剩下50万都是你给银行白打工,怎么办?
城投公司的贷款可以展期,房企可以宣布违约甚至破产,普通人只有断贷上征信这一条路。
所以,对于房价下跌这件事情,大家千万不要看笑话。
市场的任何波动都有代价,而代价层层传导下来,都会被最没有抵抗能力的人承受。
中国房市未来会变成什么样?
所以我们能期待的最好局面是什么呢?
就是通过缓慢地调整和适应,避免像美国和日本那样,陷入泡沫突然崩裂之后的大萧条和大恐慌。
用中科院的话来讲,“积极推动房地产市场的软着陆”。
具体措施很复杂,简单概括一句话:
一方面稳住房价,不能大跌,也坚决不能再涨;
另一方面增加居民收入,民众手里的钱多了,房价就相对降低了。
所谓的刺激房产消费,其实是个伪命题,消费还用刺激吗,有谁不爱花钱的呢?
谁不想住更好更大,离医院学校超市都更近的房子?
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恢复信心,当大家觉得未来越来越好,自己的收入会越来越高的时候,自然就会把储蓄的钱拿出来买房、换房。
这阵子备受争议的“以工代赈”其实就是在往这个方向走。
大家嘲笑它“能用人工就不用机器”牺牲效率,却忽略了它本来的目的不是效率,而是公平。是把那些用机器的人赚的钱,分到只能靠双手的民众手里。
这样的政策多一些,工作岗位多一些,民众手里的钱多一些,信心慢慢就培养出来了。
有了信心,后面的一切问题便都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