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产经 >

细品我国1月金融数据:“双高”背后,不一样的底层逻辑|宏观经济

来源: 清华金融评论 时间: 2023-02-19 19:07:08

文/《清华金融评论》资深编辑王茅

我国2023年1月人民币贷款新增规模创下历史新高,令人欢欣鼓舞,毕竟信贷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开工会增加,对经济增长前景有利。与此同时,1月人民币存款亦创下单月存款增量新高,不由得让人揣测,存款大增的原因何在,与居民的信心是否有所关联?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央行于2月10日发布了我国1月金融统计数据,数据显示,人民币贷款增加4.9万亿元,同比多增9227亿元。货币供应量方面,截至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73.81万亿元,同比增长12.6%。

其中1月人民币贷款新增规模创历史新高,分类别看,企业贷款增加4.68万亿元,为当月信贷实现高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与之相对,1月居民贷款增加2572亿元,同比少增5858亿元。

与此同时,1月人民币存款增加6.87万亿元,同比多增3.05万亿元,也创下了单月存款增量新高。其中,居民存款增加6.2万亿元,为当月存款增长的主力。

1月人民币贷款新增规模创历史新高的原因

1月企业人民币贷款猛增原因何在?至少存在以下3个原因:

第一,前段时间我国相关政府部门为“稳经济”推出诸多落地性强的政策,现如今这些政策的效果开始逐步显现。2022年,“稳经济”始终是我国政府部门工作的中心,出台了多项“滴灌”政策,并狠抓政策的落实到位。

政策的实施,到政策发挥作用,存在时滞,随着时间的推移,政策效果逐步发挥用作,结合其他利好消息的落地,企业开始增加贷款。

第二,2022年11月以来,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企业对未来的信心也有所恢复。2022年11月11日,大家都收到了“双十一”的大礼包,那就是——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

在大流行的过去3年里,政府以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为重,与病毒进行了坚定的抗争,在病毒毒性减弱之际,做出了防控“优化”决定。供应链、产业链上的堵点被逐步疏通,企业的信心也有所恢复,制造业、基建领域的信贷需求出现扩张。

第三,企业信贷增长强劲,和金融机构积极备战开门红也不无关系。2022年12月,一些银行主动压缩了信贷规模,并形成信贷需求的累积。这部分被抑制的需求于2023年1月得到释放,并形成1月信贷的高增长。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在“早放贷,早收益”等因素驱动下,历年的1月份,都是贷款投放的大月。

1月人民币存款创单月存款增量新高的逻辑

1月居民存款热情高涨,也至少存在以下3个原因:(春节靠前;消费意愿不足;理财收益有限)

第一,2022年春节靠前。众所周知,2022年的春节是在1月份,春节前,企业集中发放薪资福利,单位存款向居民存款转移,这是促使居民存款大增的原因之一。

第二,居民消费意愿有限。经过3年的洗礼,尽管经济有所复苏,但毕竟处在复苏的早期阶段,个人的消费意愿仍然比较低。春节之前拿到薪资福利后,居民倾向于将大部分银子存入银行,而不是进行消费,这就推高了存款增量。

第三,理财收益持续下滑。2022年的理财产品,收益持续下滑,着实伤了投资者的心。在这种背景下,居民提前还贷、存款定期化等趋势,受到热议。居民选择将其他资产配置转换为定期存款,也是1月居民存款增长的原因之一。

小结

尽管我国2023年1月贷款和存款增量均创下历史新高,但背后的原因却是大相径庭。贷款猛增的原因在于:前期的政策效果开始显现、企业的信心有所恢复,以及金融机构积极备战开门红。

存款大增的原因则是:2023年春节靠前、居民消费意愿不足,以及理财收益持续下滑。

随着之前相关政策的进一步发挥作用,以及经济周期的企稳回升,我国企业、居民的信心都将进一步恢复,消费意愿也将进一步增强。期盼可以看到我国未来更多积极经济、金融数据的发布。

标签: 人民币贷款 有所恢复 存款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