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楼市“银十”分化开局,一线城市热门新房抢手,政策预期仍在升温
上海某项目售楼处。 李贝贝/摄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 李凯旋 北京报道
(资料图片)
“银十”开局,又赶上国庆、中秋双节小长假(10月1日至10月8日),重点城市的售楼处依旧热闹。《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北京、上海、深圳的部分新房项目十分“抢手”,成交量和带看量持续走高,热门二线城市的部分新房项目得益于产品力也是热销,假期期间成交额达到亿元。
业内表示,假期期间,核心城市优质项目保持较高热度。不过,当前全国楼市整体仍在调整的过程中。展望四季度,金融端、市场端、供给端都有望继续发力。例如,一线城市限购政策还有松绑空间,5年期以上LPR也有下调预期。
部分城市新房热度升高
对于核心城市而言,小长假给楼市带来的购买效应依旧在持续。“我们估计是国庆期间北京最火的新房项目,沙盘边都围满了客户。”北京通州运河玖院的置业顾问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据悉,通州运河玖院主打“第四代住宅”理念,主推大户型,其售价在6.1万元/平米至7.4万元/平米,是当前北京楼市炙手可热的“千万级豪宅项目”。
上海的部分新房项目看房者也是络绎不绝。保利发展上海公司方面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公司在国庆期间推出了“11盘联动”活动,此次小长假共到访4000多组客户,成交额达到12.8亿元。上海新房项目招商时代潮派的销售人员则说:“每日有40多组客户来访,截至10月8日,假期期间已经认购了16套房源。”
58安居客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以来的支持政策叠加房企在假期期间推出的“一口价房源”“买房送车位”等促销动作共同推动新房成交量上涨。假期期间,北京新房日均成交量同比增长30.8%,上海前6日成交量同比增长72%,深圳新房成交量则较平日提升40%至50%。
热门二线城市也有不少抢手的新房项目。龙湖集团方面表示,重庆购房者更加关注改善性产品的品质。重庆两江御湖境项目因坐拥“双天街”和“双公园”、3800平米会所等配置,首开即取得6.2亿元的亮眼成绩。假期期间,该项目成交环比9月份同期更是大幅提升了256%。
东吴原著项目作为苏州2025年首个线下摇号开盘项目在今年国庆假期期间也是收获满满。龙湖集团方面表示,该项目在今年9月下旬首次开盘便热销8亿元,假期期间销售额达到了2亿元,到访客户超1600组。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当前,新房的营销动作可谓是“百花齐放”。“假期期间,项目推出了一些性价比很高的特价房源。其中,96平米的三居室总价不到500万元,112平米的户型总价则在550万元左右,单价都比项目的原价便宜了不少。”北京国誉星城的置业顾问说。
北京某项目售楼处。李凯旋/摄
深圳部分新房项目折扣力度更大,推出了“工抵房”“0首付”等促销活动。其中,龙华片区的合正观澜汇三期项目100平米以下的户型折后返现30万元,100平米以上的户型折后返现则达到50万元。
上海的江湾金茂府·湾耀项目则通过举办制造非遗锡纸画、蚕丝团扇等互动活动来吸引购房者,且老业主带新客户到访、成交均可享受专属礼遇。
“假期期间,龙湖集团在全国多个城市联动整合住宅、商办、车位等多品类产品,推出了‘双节狂欢购’限时福利,包括车位团购5折起等。”龙湖集团方面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分化行情延续
业内认为,核心城市新房市场表现不俗主要是得益于今年8月份以来发布的调减政策,其有效降低了购房门槛,带动购买力入市。8月9日,北京放开五环外限购,符合条件的家庭五环外购房不限套数。随后,上海跟上,在8月25日对楼市进行松绑,符合条件的家庭在外环外购买住房不限套数。“金九”开局之后,深圳则扩大非限购区域。
深圳某项目售楼处。 黄指南/摄
新政对于一线城市可谓是行之有效。中指研究院方面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9月份,北京的新政效果逐步显现,部分楼盘到访量有所好转,部分小区的二手房带看量也有所增加。“金九”期间,北京新房成交面积为46万平米,环比增长21%,同比增长22%;二手房成交量为1.6万套,环比和同比均增长19%。
上海外环外放开限购同样带动9月份市场回暖。中指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上海新房成交面积为97万平米,环比增长23%,同比增长16%;二手房成交量为2.0万套,环比增长5%,同比增长29%。诚然,新政以及小长假为楼市带来了一些利好效应,但整体来看,全国房地产市场依旧处于深度调整期。
58安居客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国庆假期期间,30个大中城市新房日均成交量为671套,与2024年同期持平,未能延续核心城市的增长势头,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因则是三、四线城市成交量同比下滑,尽管多城采取“以价换量”策略,但仍难以形成有效反弹,导致30城整体表现实际上弱于往年。
《华夏时报》记者同样注意到,“分化”的行情态势逐渐明显,一、二线城市与三、四线城市表现“分化”,城市内重点区域和外围区域的表现同样有所“分化”。以广州为例,今年国庆假期期间,广州核心区域优质楼盘成交去化较好,但外围旧规产品则是销售承压。武汉亦是如此,中指研究院方面表示,相比较2024年同期,此次国庆假期居民看房、购房等置业行为更加理性,对地段、产品品质、配套等因素的关注度显著提升,项目表现分化,高品质项目售楼处到访量大幅增加。
业内普遍认为,“分化”行情将持续。“今年上半年,多家头部房企在核心城市获取了较多优质地块,这些地块有望在四季度逐步入市,而新增供应增加或将对核心城市的新房销售形成一定支撑,预计‘银十’将延续分化态势。”中指研究院指数研究部总经理曹晶晶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一直以来,二手房的成交以及价格压力较新房更甚。曹晶晶认为,今年9月份,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量已经出现显著上涨,预计10月份交易活跃度将继续温和回升,但“以价换量”的态势短期难改。
政策及金融工具或继续发力
实际上,在“银十”开局之前,除了北京、上海和深圳之外,多个城市紧抓窗口期出台了房地产支持政策,以刺激需求入市。
9月30日,武汉发文表示,从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阶段性调整住房公积金贷款套数认定、加大购买商办类房屋支持力度等8个方面提振楼市需求并优化供给。值得关注的是,武汉更是直接加大刚性住房需求补贴力度,今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在部分区域采取商业贷款形式购买首套新房的家庭,按照初始贷款金额1%发放贷款利息补贴,最高不超过2万元,分2年等额发放。
武汉某项目售楼处。 董红艳/摄
9月28日,广州发布公积金新政,明确缴存人及其配偶购买行政区域内现售商品住房、存量商品住房、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或者共有产权住房,可申请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支付购房首付款。中指研究院华南分院研究主管陈雪强认为,广州大幅拓宽了公积金的使用范围,有助于促进二手房市场的交易。当前,广州二手房挂牌量持续增加,且成交放缓,新政可以有效缓解购房者首付款的资金压力,并向市场传递了积极信号。
而今年8月底,热门城市苏州明确,取消新房限售措施。上海易居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认为,限售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居民住房条件的改善,取消限售将有效降低居民改善住房的交易成本和时间成本,激发市场活力,为房地产市场注入新的动力。
此外,近期,房地产市场依旧不断有热点出现。9月30日,北京土拍上演了“抢地”一幕,9家房企抢夺朝阳太阳宫新区地块。在经过339轮举牌之后,中建智地以43.145亿元的价格将地块纳入囊中,溢价率高达39.18%。这意味着,配套成熟的稀缺地块依旧是房企的“兵家必争之地”,更是成为房企维系品牌溢价和资产价值的关键,也彰显了房企在此轮周期仍对“宝藏地块”具有投资意愿。
同时,部分房企的业绩表现依旧强劲。中指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9月,TOP100房企销售总额为26065.9亿元,同比下降12.2%,降幅较前8月收窄了1.1个百分点。而9月份单月,TOP100房企销售总额环比增长11.9%,建发集团、滨江集团、中国金茂等房企成绩单亮眼。
58安居客研究院方面认为,展望今年四季度,房地产政策工具箱仍有加码空间。金融端方面,5年期以上LPR下调预期增强,有望进一步降低购房成本。供给端方面,“专项债收购商品房改保障房”政策或从试点向更多城市推广,既能消化库存,又能完善住房保障体系。需求端,一线城市有望进一步放宽非核心区限购,打通置换链条。同时,对多子女家庭、改善性需求实施契税减免,并试点“卖旧换新”个税补贴,刺激置换链条活跃。
责任编辑:张蓓 主编:张豫宁